為中小學生減負是一個持久的熱門話題,各地的探索已經有一段時間了,社會上爭議比較大。在筆者看來,從當前的實際狀況看,確實應該減負,但是只有精準施策,才能實現真正的減負。
知識和方法不會自動跳到學生的腦子里,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必須經過一個艱苦的過程,從這個意義上講,學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有適度壓力。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努力學習。學生首先要學好課堂知識,因為學校安排的課程有完整的教學設計,符合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認知規律和接受能力。學習不是為了考試,但不考試就難以在短時間內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,難以考查學生知識掌握程度。對那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來講,需要通過考試倒逼使其產生學習的動力,從這個意義上講,適度的考試也是必須承受的壓力,不能因為減負而完全拋棄。
學校的主要功能是傳授知識、培養人才,但傳授什么樣的知識、人生各個階段需要什么樣的知識、各個年齡段學習什么知識效率最高,如何遵循規律循序漸進、因材施教,這些確實需要認真研究。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,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,傳授更有效的學習方法,讓學生掌握學習技巧,學會融會貫通,是學校和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。
其實,學生和家長真正的負擔并不是課堂內的學業,而是五花八門的課外輔導班。國家雖然取消了義務教育階段內的升學考試,但義務教育階段內的很多“好”學校,明里暗里又讓學生提供各種能力證書,看重一些學科競賽的成績,以此作為選拔的依據,由此催生了各種以提高入學競爭力為目的的培訓班。這些五花八門的培訓班,如果不是孩子的真正愛好,就可能成為孩子的學習負擔,也成為家長時間、精力和經濟上的負擔。這才是真正應該減掉的。
不當的減負,還可能給家長增負。有的地方要求學校不留書面作業,教師只能出題后,讓家長打印,讓家長陪伴完成。當然有些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門及時制止了這種行為,但也挫傷了教師的積極性,很多教師便不愿意如此“負責任”地布置作業了。由于不能布置書面作業,有的教師不得不用APP等平臺布置作業。家長不得不去相應的APP平臺注冊,但隨之而來的可能是隱私信息泄露帶來的各種廣告、推銷的騷擾。校內無作業,自然校外補。優質學校是稀缺資源,為了能擠進門檻,只能花錢上更多的培訓班,學生的學習壓力沒有減少,而家長的經濟負擔反而增加了。
減作業、降考試難度、壓縮學習時間,要從科學角度出發,把握好“度”,更要防止課內減負課外加。現在一些家長吐槽“學生作業家長做”“家長負擔越來越重”,其實家長不是不愿承擔家庭教育的責任,而是對家庭教育與校內教育的“錯位”有意見,對教師的專業教育活動向家長轉移、對家庭教育職責的無限放大有意見。
減負不能減責、不能減質,必要的學習和考試不是負擔,正常的競爭不是負擔。精準減負需要學校、家長及社會三方合作,厘清各自定位,做好各自分內的事,不錯位、不越位,這樣才能使減負落到實處,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。
上一篇:幼兒禮儀教育亟須“破墻”
下一篇:優化學能注意力訓練可以加盟嗎?
因爾美早教中心加盟條件有哪些?高品質教育服務要求不算高